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方式登录邮箱
首页 中心简介 中心动态 业务介绍 会议会展 专家委员会 人才招聘 学习园地 友情链接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中心动态--> 会议直击|2019第二届全国(东营)石油化工高峰论坛
会议直击|2019第二届全国(东营)石油化工高峰论坛
来源:本站 作者:仲伟科 日期:2019-4-24 【 】 点击:35327

面对世界经济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情况和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旧动能转化,产业转型升级已到了关键时期。而山东处于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支点,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东营市人民政府、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共同承办的“2019第二届全国(东营)石油化工高峰论坛”,于417~18日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00余位业内专家和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共同探讨了石化行业当前新旧动能转化机遇和高质量发展路径,交流了石油化工暨烯烃、芳烃原料多元化及下游发展、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领域的技术与发展趋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在致辞中对当前石化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未来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重点应放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化、资源配置国际化和质量效益领先五大方面。

东营市副市长冯艺东在讲话中提出,东营市作为全国获批原油进口指标的城市,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原油一次加工能力7220万吨/年,共7家地炼企业入围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中国炼油能力最大的地级市。近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融汇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动炼化产能优化整合,积极争取布局炼化一体化项目,着力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推动石化产业由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向特种化工、精细化工等终端产品发展。目前,对外合作的大型芳烃项目即将落地,乙烯项目正在争取列入国家乙烷裂解制乙烯示范工程,正在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地炼企业整合,石化产业正阔步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隋华杰在会上做推介说明。他指出,目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正在瞄准打造鲁北高端石化基地核心区的目标定位,细化招商图谱,瞄准央企和知名跨国公司,紧密对接,精准招商,通过“建链、补链、强链”,主业突围、存量变革、加速转型。整合市内部分炼化产能,重点围绕芳烃和烯烃产业链,加快推进120万吨/年乙烯、120万吨/年己内酰胺等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建设,向上延伸建设千万吨油头项目,向下延伸发展新材料产业。争取到2025年形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绿色、循环、高端石化产业示范基地,完成由“一油独大”向“以化为主”的华丽转身。将加快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建设,嫁接互联网技术,加速二产、三产融合;充分发挥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设立UOP协同创新中心作用,引进研发中心和高端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工艺流程,实施产品改性,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提升,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石化产业前瞻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处长申璐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进展及下一阶段推进计划做了指示。他强调,2019年要扎实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要不断提升对危化品搬迁改造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大重点地区和重难点项目的协调;四是加大要素供给、执法推动和政策优化力度;五是加强搬迁改造工作中的安全环保管理;六是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明指出:2019年以来,利用外资压力加大,项目数量明显下降,但规模基本平稳。中美经贸关系进入到贸易摩擦激化期,他提出中国对中美贸易战的应对策略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减缓美国加征关税措施对国内企业带来的压力。

第二,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建设,要体现出贸易畅通的超前角色。

第三,在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的同时,对美国的开放要附加更多条件。

第四,不受外界压力干扰,以竞争力对抗贸易战带来的压力。

第五,在应对美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要积极创造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机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市场信息部主任祝?P从政策变化、PPI变化、产品低端同质、中美贸易磨擦等几个变化因素方面做了分析,并对国内液化丙烷、天然气、煤化工、下游生产制造等行业做了形势研判。祝?P主任指出,企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创新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高质量发展,需从几个重点方向努力:

方向一:技术创新要在制高点上突破。从追求规模效应到把握用户效应

跨界思考,利用互联网+智能制造,开拓蓝海;以互联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柔 性生产;

由信息传递引发供应链变革,实现“0”库存。

方向二:产业结构要在产业链高端上延伸

方向三:发展方式要在绿色化学上发力

方向四:资源配置要在全球市场上优化

方向五:经济效率要在国际对标上领先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介绍了中国化工园区的规范化建设和绿色生态化发展。他强调,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重点任务是统筹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安全绿色发展。我国拥有全球最全的工业体系、最发达的基础设施,通过建设一批设计顶级石化基地和工业园区,将全产业链成本压缩到极致,将形成对现有国外产能显著的成本优势。

同时在提质升级的过程中,遵循化工园区发展建设‘六个一体化’,即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物流一体化、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环境保护生态一体化、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管理服务科创一体化的创新经验,有望最终实现在全产业链都完成从跟随者向领导者的转变,并涌现出一批世界级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福琴介绍了燃料油市场及生产技术。她指出,我国燃料油市场发展面临国家油品质量升级政策、全国沿海燃油低硫化、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形势,促使各炼厂迫切改造或建设新装置。

当前船用燃料低硫排放的具体措施主要有3种方式:

1)低硫油;

2)采用LNG清洁燃料等替代方案;

3)安装船舶脱硫设备。

国内多数情况是以油浆、页岩油作为基础原料,在船用燃料油中掺入大量溶剂油、煤焦油、轮胎油、乙烯焦油等组分。可通过加氢催化脱硫、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和吸附脱硫等技术实现低硫组分的生产。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明丰对石油炼制行业的未来及技术研发做了深入分析。他提出,目前传统燃料型炼厂2/3产品面临强烈市场压力,国内炼油能力过剩、替代能源迅速发展、高硫石油焦受限。为燃料型炼厂寻找更广的产品出路是当务之急。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多产化工原料及化学品是未来炼厂的重要发展方向、转换理念发挥装置最大效益、产品链延伸:丙烯进一步应用、抢占低硫船燃、注重燃料质量仍是当下关键问题。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志炳介绍了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该技术利用纳米级高能气、液涡流能量转换原理,将气液、气液固界面的几何尺度由毫-厘米级高效调控为微米级,在数量级上大幅度提高了相界面积和质能传递效率,使化学生产过程的效率成倍提升,能耗物耗大幅下降、安全环保性能得到本质改善。

传统的烯烃生产原料主要来自于石油,而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是富煤少油缺气,60%以上的原油依赖于进口。考虑到能源安全和我国能源结构特点,用多种原料替代石油清洁高效地生产烯烃等重要的基础化学品和燃料,势在必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秀莲介绍了煤及甲烷制烯烃技术的进展,包信和院士和她的团队成功实现了煤基合成气一步法高效生产烯烃,烯烃选择性突破了传统过程58%的理论极限。更为破解传统催化反应中活性与选择性此长彼消的“跷跷板”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甲烷直接制取烯烃技术方面,首创的非氧制烯烃和芳烃催化过程,可实现在无氧条件下将甲烷选择性活化,一步高效转化生成烯烃、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反应过程本身不排放二氧化碳,碳原子利用效率达到100%

伍德麦肯兹(北京)咨询公司亚太地区首席顾问崔荣英对能源转型和大炼化崛起背景下的烯烃市场做了分析和展望。她表示,随着原油运输需求达到峰值,石化产品作为一种消费新的石油产量的手段,成为石油公司战略中更为重要的部分。石化产品虽然在所有配置中都具有附加值,但效益因地点、燃料和化学品的相对体积/价值以及时间而异。不同价格环境下的净利润、增值和利润率亦有所不同。

中国丙烯产量和消费规模保持全球第一,丙烯下游产品多数趋于平衡,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中国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于春梅表示,聚丙烯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人均消费量上看还有增长空间。国内结构性过剩凸显,部分高端及低价产品仍需进口,优胜劣汰是大势所趋!国内环氧丙烷生产主要以氯醇法为主,未来PO/SMHPPO等绿色工艺逐渐成主流,从技术的可行性、先进性、成熟性、低成本、环保等多方面慎重比选!完善产品链,实现技术突破,方可更胜一筹。丙烯腈未来仍将主要用于腈纶、ABS领域,预计2020年、2025年我国丙烯腈需求量将达到242万吨、324万吨,腈纶生产在萎缩,ABS产能扩张加快,碳纤维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国内MMA装置主要集中在华东、山东、东北和华南地区,未来山东地区产能明显增加。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上海化工研究院技术开发中心副总工程师王新威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下游制品开发的最新进展。

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陈新平介绍了中国PB-1(聚丁烯)材料的研发现状及应用。

金发科技车用材料事业本部副总经理罗忠富介绍了汽车用改性塑料轻量化、环保化及整体解决方案。他表示,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减排、提高动力、制动性能与续航性能最有效措施之一,汽车零部件的性能要求决定了改性塑料轻量化的实现途径以及最终减重效果。而汽车用改性塑料的环保化既体现在材料自身的低散发,对环境友好,也体现在制成品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可通过低散发、静电喷涂、免喷涂、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等方式实现。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佟锡江详细介绍了乙烯-醋酸乙烯(EVA)生产技术、装置、产品特性及市场情况。另外他还指出,在乙烯高压共聚产品中,乙烯-丙烯酸及其酯类共聚物与LDPEEVA相比,开始时发展较为缓慢,然而近来由于它们具有独特的优点,也开拓了多方面的用途,所以作为商业生产发展较快。这类产品在许多性能上优于EVA,但由于产品被国外公司垄断,价格太高,产品推广受到限制。

EVA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看,太阳能电池、涂覆、高级电缆料的市场发展前景看好。预计光伏产业的发展对EVA的市场需求将以20%的速度增长,热熔胶未来5年对EVA的市场需求平均增长率可达到10%以上。EVA其它下游市场消费领域中,食品包装、医用透明膜料等高端膜料需求增长率也将达到8%以上;农膜行业将以平稳需求为主,增长率在5%左右。发泡料仍将是EVA树脂的主要消费领域,未来5年预计年均增速在5%左右,但其需求前景均要低于电缆料、涂覆料、热熔胶及高端膜料等相关产品。开发农膜应用也将是未来EVA市场需求增长的关键。

江苏钟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聚醚聚氨酯研发主任宗红亮指出,当前我国聚醚市场产业规模大、产能过剩明显、技术差异化程度低、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未来发展方向:

高端化:

高相对分子质量、高活性

低不饱和度、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低气味、低VOC

功能性:

阻燃性、抑烟性、可降解等

可再生性及环境保护:

生物基聚醚多元醇,包括植物秸秆基多元醇和油脂基聚醚多元醇,该类产品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合格的聚醚多元醇产品,部分甚至全部替代传统的聚醚多元醇来生产聚氨酯。

山东宏旭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忠指出,MMA下游市场中,PMMA行业近几年也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目前国内浇注板行业流水线接近400余条。目前产品在室内装饰、水族应用、亚克力卫浴等新领域国内需求量巨大。PMMA粒子行业方面,2018年随着苏州双象以及烟台万华项目的陆续投产,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丙烯酸涂料行业目前正由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向大型集团化工厂方向发展,市场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巴德富沧州工厂、昆山三旺安庆工厂等新项目有望在未来1-2年内陆续投产,届时MMA在丙烯酸行业内的应用比重将进一步增大。塑料加工助剂行业近几年经过市场重新洗牌,行业市场出现缺口。山东宏福集团、潍坊高密浩瀚以及山东东临新材料、山东瑞丰新材料等大型企业近几年都在陆续扩产,行业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招金期货有限公司原油首席分析师高健对原油市场热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一季度美国原油产出增量大幅弱于去年同期。钻机增速下滑临近尾声,并有望出现增加,但预计不会完全转化为有效产能。二叠纪盆地外运管输运力问题再度出现,限制钻井投产率。二叠纪盆地库存井持续攀升,可以视为产出增量放缓,但留意下半年库存井大规模投产。下半年二叠纪盆地计划投产管道运力超200万桶/天,原油产能将迅速扩大,产出增量预计达到150万桶/天,密切留意库存井数量变动。页岩油增产对油价的利空影响,集中在下半年释放,时间节点将是管道投产时间。目前根据重要事件预期,油价预测5月份市场利好,67910月利空。

北京安耐吉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新水介绍了“推助企业转型升级,油化结合技术创新”的报告。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专家黄格省指出,我国乙烯原料结构偏重,原料向轻质化、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2017年我国乙烯表观消费量约2037万吨,当量消费量约3900万吨,缺口达2000万吨,这为乙烷裂解装置建设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由于我国乙烯消费需求旺盛,加之乙烷裂解工艺的成本优势,采用乙烷裂解制乙烯受到石化行业青睐,许多民企正在布局进口美国乙烷制乙烯项目。

我国进口乙烷裂解项目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1)乙烷原料来源保障 (2)进口乙烷出口终端设施 (3)进口乙烷海上运输 (4)乙烷供应链各环节协同运营问题 (5)乙烷裂解装置产品结构单一问题。进口乙烷制乙烯产业链复杂,国内运营商必须高度警惕项目原料供给、价格上涨及项目运营风险,谨慎投资,防止盲目投资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中国石化洛阳(广州)工程有限公司工艺副总工程师郭劲鹤介绍了“SLCR连续重整工业应用及LPEC移动床系列技术”。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夏??介绍了乙醇汽油政策下,炼企MTBE装置如何转产的解决方案。据她表述,由石科院开发的选择性叠合技术采用性能优异的叠合专用树脂催化剂,设计了多种具有不同换热能力的反应系统,可以根据原料浓度、反应要求进行灵活设计,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新开发的非选择性叠合技术对MTBE改造方案的进一步补充,使石科院完成了多元了化MTBE转产异辛烯工艺技术的探究,可根据各炼厂的MTBE装置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提供“一厂一策”的改造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纺织、汽车、电子、交通等行业对PA6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使得近年来PA6聚合装置保持积极扩张的态势,将加大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此外,目前我国工程塑料及薄膜消费比例仅占总PA用量的17%,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及发达国家水平,己内酰胺在PA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王元平认为:随着己内酰胺规模化生产、产品成本不断降低,使得锦纶长丝与涤纶长丝的差价不断缩小。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不断追求高品味,锦纶替代涤纶领域越来越广,其发展空间就愈加广泛。

关键词:
类 型: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2024年高校...
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
首届中国石油化工央企、国企、民营企业高...
坚定信心 主动作为携手共促石化行业绿色...
关于召开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
发展中心2022年度决算情况公开
社会组织积极建功美丽中国建设联合倡议书
京ICP备10215009号-2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cncet@cpcia.org.cn 邮政编码:100723
联系电话:010-84885917 传真:010-8488592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4区16号楼中国化工大厦